基金定投指南书摘

  • 最近开始拿工资做定投,感觉再像以前一样乱买一通不太好,想要系统化的学习,于是拜读了《指数基金投资指南》这本书,感觉还是有一些可以分享的内容,这里选出我认为有用的书摘和我的见解,仅供参考。

先评价

  • 这本书我整体只能打四分,前面很浮夸,中间大段大段的介绍各种基金是什么,结尾是我最讨厌的读者来信。不过在其中还是有一些可以分享的内容可以挑选出来。

正文

序言

股神巴菲特说“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,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”;

  • 就这句话一本书出现了不止十次,噱头十足。

指数基金的优点

1.指数基金“长生不老”因为没有一家公司可以长生不老,但是指数基金可以通过吸收新公司替换老公司的方法,实现长生不老。理论上,指数的寿命与国家的寿命等同。

  • 这里我就很迷惑,长生不老是啥优点吗,还能祖传股票的吗。

2.指数基金能长期上涨

我们举个例子,港股对应的指数是恒生指数,是1964年诞生的,最初恒生指数点数是100点。前面也提到过,指数的点数代表可以看作指数包括的股票的股价。
到2017年6月初,恒生指数涨到了26 000点,在53年里上涨了200多倍。

  • 这个恒生指数的例子后面还会出现十几次,为什么拿恒生举例子呢,应该是美股历史太悠久,A股从发行也没涨几倍,这个最合适了,把这个股市最繁荣的一段拿出来说。

3.指数基金成本低

  • 这里说的是基金管理费用低,不过我不清楚炒股的管理费用,就不评价了。

第三章:常见指数基金类型

  • 后面就是大段的介绍各种各样的指数,都算是基本概念,有些看名字就知道是啥基金了。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红利指数,里面都是分红率比较高的公司。从现在看权重比较大的都是各种国企和银行。
  • H股,指内地公司在港上市的股。因为可能两地上市就产生了有趣的H股优选基金。就是买入同一家公司在两地中价格较低的股票,因为即使是在两地,公司的价值评估也总会趋近相同。

第四章:如何挑选合适的基金

价格与价值的关系

股价就像一只跟着主人散步的小狗。主人沿着马路前进,小狗一会跑到主人前面,一会儿又落后于主人。但最终主人到目的地时,小狗也会到。

  • 后面介绍市盈率市净率等等指标,很基础的概念但是也很重要。后面做价值评估会用到。

盈利收益率法挑选指数基金

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%时,开始定投。

当盈利收益率低于6.4%时,暂停定投。

博格公式:指数基金的收益公式

指数基金未来的年复合收益率,等于指数基金的投资初期股息率,加上指数基金每年的市盈率变化率,再加上指数基金的每年的盈利变化率。

第5章如何买卖指数基金:懒人定投法

博格公式法+定投。
·在市盈率或市净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的时候坚持定投。
·市盈率市净率进入正常估值,暂停定投,继续持有;可以定投其他处于底部区域的品种。
·当市盈率市净率进入历史较高区域的时候卖出。

  • 后面开始介绍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的区别。有兴趣请自行查询。
  • 介绍每个月应该定投多少钱,我就直接使用了支付宝的价值均线策略。

( 4 )经验和心得

① 定投不一定马上赚钱,而且很多时候是会亏钱的,但定投要坚持下去,不要因为一时的亏损就放弃。

② 定投基金不是傻傻地一直定投下去,止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
③ 定投亏损不可怕,最怕的是中途因为没赚钱而放弃。

④ 不要在中途中有一点点的盈利就落袋为安,只有到了设定的盈利时才逐步退出。

  • 后两章包括读者来信和家庭资产配置,略过。

第8章长期投资的心理建设

日本指数给我们两个启示:一是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,要在低估时投资,如果在高估的时候买入,收益不会好;二是即使在低估买入,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,也会极大地影响最后的收益。“买指数就是买国运”,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。
相信中国经济会持续发展走好,这就是我们投资指数基金的最大信心来源。

  • 之前在论坛看到有一个提问,说就算你天天定投基金,但是基金天天都跌,一样也没法盈利。对应这个问题我一直也想不通,看了整本书我也就明白了。买基金,尤其是买指数基金就是买国运,如果国家一年不如一年,上证天天跌,我觉得你投资什么都区别不大。买指数基金,当国家经济上涨是可以分得一杯羹。

巴菲特的卖出三条件

基本面恶化
对指数基金来说,基本面跟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密切相关。如果相信一个国家经济能长期崛起,那对应的指数基金的基本面也会随之向上。所以这个标准国内的指数基金一般用不上,主要是依据后两个卖出。

过于昂贵
当指数基金估值过高的时候,它就变得“昂贵”了。例如2007年,当时国内的指数基金,市盈率估值基本都是40+了。到了过于昂贵的时候可以卖出,换成其他的资产大类(例如合适的房地产、债券基金、理财等品种)。
书中前面提到的“盈利收益率低于6.4%卖出”“指数基金进入自身历史高估值卖出”等,都是基于这一标准。
有更好的品种
有的时候,我们持有的指数基金估值正常,但出现了跟持有的品种类似、却更便宜的品种。例如上证50指数与H股指数,有的时候上证50指数远比H股指数估值低,有的时候却反过来。所以如果出现了远比手里持有的基金更便宜的品种,是可以卖出换过去的。

  • 最后是我的一点感想。同样一个基金,之前买能挣钱,再入手就亏了,这就是不考虑价值乱买的结果。其实我买基金跟书中提到的一样,买了一点小钱,看到涨了,于是又买了大笔,然后就套牢了。
  • 我也正是因为套牢而来想着研究一下基金的。虽然现在还是套牢了几个点,不过这一次我要放平心态了,克服人性里的追涨杀跌。昨天看到一篇报道提到了基金收益的分步,即使是一只几年涨百分之三百的基金,也有近一半人是亏损的,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可以收益100%。理性在投资里太难了。

其中,频繁买卖的用户较拿着不动的用户收益率相对少28%;追涨杀跌用户较基金自然净值涨幅少赚40%。截至2020年7月,基民中35%的用户买入后不到一个月就会清仓,能赚钱的不到6成。只有38%的用户持仓一年以上,但近9成都能赚到钱。

中欧基金在2019年的一则分析中也指出,其旗下某基金产品三年来涨幅达到55.42%,较同期中证500的超额收益达到81.28%。在此前任意时点买入并持有2年就一定能获得正收益,平均收益率达43.88%。但该基金投资者平均收益仅8%,买了该基金亏钱的用户也大有人在。

类似的案例在基金公司中屡见不鲜。作者从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了解到,今年初统计中,某基金产品2013年到2019年累计收益超过300%,期间只有2018年收益为负。但曾经持有的客户中有近40%都亏损,真正实现100%以上收益的客户只有1%。

全文在这里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0Cj-ZFu7uRQE9MWrHgsMlg

END

作者

liukun

发布于

2020-09-22

更新于

2021-04-15

许可协议